![]() |
開發背景
華北油田開發近50年,地下儲量逐漸減少,后勁不足,面臨轉型發展難題。由于地熱資源儲量豐富、品質上乘,華北油田早在20世紀70年代會戰時期就開始了對余熱資源的探索利用。2017年,地熱業務正式進入快速發展階段。
突出亮點
華北油田建成了北京市首個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,在任丘市打造多熱源耦合清潔供暖模式。
(記者 王瑤 通訊員 張晉鵬)截至6月10日,華北油田已建供暖能力達2621萬平方米(含運維),實現年產能60.3萬噸標煤、年減排二氧化碳157萬噸。
地熱能作為綠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,是華北油田新能源業務的主戰場。早在20世紀70年代的會戰時期,華北油田就開始了對余熱資源的探索利用。
近年來,華北油田以薊縣系霧迷山組儲層為主,不斷提高地質認識,加大地熱資源掌握,深化地熱高效開發技術體系研究,拓展多重能源耦合利用模式,開展熱田油田協同開發利用實踐,開創了地熱業務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
在市場拓展方面,華北油田圍繞“億千百”發展藍圖,聚焦北京、雄安、冀中供暖大基地,全力推進“京津冀地熱供暖示范基地”建設,建成北京市首個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、在任丘市打造具有石油特色的多熱源耦合清潔供暖模式。同時,突出全鏈條地熱梯級應用、地熱開發智能管控等,精準匹配多元化市場需求。2024年,地熱業務累計貢獻新能源產量53.1萬噸標煤,占油田新能源總產能當量的88%。
在技術革新方面,華北油田堅持問題導向,從地熱地質工程一體研究、熱儲改造增采增灌技術、提液降本工藝技術攻關、優化地熱井身結構設計、地面工藝模塊化橇裝設計等5個方面提升技術能力,重點攻關增采增灌、大排量舉升等7項技術。目前,這個油田相繼完善了碳酸鹽巖潛山熱田開發技術體系,創新了潛山熱田重力流開發理論認識,進一步豐富“取熱不耗水、等量同層回灌”技術支撐體系,形成了地熱資源精細評價與高效開發利用配套技術,逐步更新迭代潛山地熱開發技術體系,成功在多個省市推廣應用。
在加速項目推進的同時,這個油田構建“政產學研用”協同創新聯合體,注重協同推進國家深地重大專項、集團重大專項、油田公司重大專項等課題集群,依托40余年勘探開發技術基礎,實施“理論—技術—標準”鏈式創新工程,在制定規范上走在了前列。近年來,牽頭制定了集團公司中深層地熱水采灌工程方案編制規范、華北油田中深層水熱型地熱利用項目先導實驗方案編制規范等,有效提升業務發展效益,努力打造中國石油地熱品牌。
標簽:
相關資訊